蜈蚣凤尾蕨的拳卷叶,一串爱心。
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的“阳光植物志”,即可订阅。原创心血,欢迎转发。
文 图 | 最好的阳光
在茂兰的青绿山水中,遇到一株蜈蚣凤尾蕨。
幼嫩的拳卷叶正准备展开,这个画面,恰如一串精致爱心。
后来在荔波小七孔的崖壁上,又见到了它们。
幼叶打开了一点点,好像正秀着肌肉。
成熟的叶子簇生在一起,很有规模。
蜈蚣凤尾蕨是凤尾蕨科凤尾蕨属。植物志记,以秦岭南坡为北界,广布我国热带和亚热带。
它们喜生在钙质土或石灰岩上,也长于石隙或墙壁上。
而且,植物志写到:“本种从不生长在酸性土壤中,为钙质土及石灰岩的指示植物,其生长地土壤的PH值为7.0-8.0。”
酸碱值大于7,就是碱性了。蜈蚣凤尾蕨从不生长在酸性土壤,还真是专一。
硕长的叶片是倒披针状长圆形,奇数一回羽状。
奇数,就源于有个长长的尾头。
说实话,这个长长的尾尖是回来看照片时才有深刻感觉的,当时不记得那么尖了。不过,这也非常符合它凤尾蕨科长尾曳地的血缘特征。
侧生的小羽片很多,细长且绵密,好似蜈蚣之足,互生或有时近对生。
叶片的质感也很硬实,主脉在下面隆起。
侧脉纤细,密接,斜展,单一或分叉,非常细腻。
最长的小羽片在中部,观察小羽片和叶轴的细节,很有看点。
斜展的小羽片无柄,也没有和叶轴合生。
这一点,特意拍了叶背,很清晰。
叶子基部只是两侧有点耳形,而且上侧的耳片较大,常常覆盖了叶轴,不仔细看,以为是有合生。
蜈蚣凤尾蕨的叶一型,意思就是可育叶与不育叶(营养叶)长得都一样。
不育叶的叶缘有锯齿,植物志形容为:“微细而均匀的密锯齿,不为软骨质。”
我拍了图,看看这些微细而均匀的密锯齿,多可爱。
这次在荔波,还找到了蜈蚣凤尾蕨的孢子叶。
翻看叶背,线形的孢子囊群着生在羽片边缘的边脉。
囊群盖卷边为盖,像个灰白色的塑料薄膜直接简陋地卷过来,象征性地包住孢子。这也是凤尾蕨科的特点。
往下看,别错过蜈蚣凤尾蕨的根状茎,有毛茸茸的小可爱。
蕨虽无花,但这如许细节实在让人着迷,包括干枯了之后的姿态。
(蜈蚣凤尾蕨,Pteris vittata L.,凤尾蕨科凤尾蕨属草本)
藏在绿色里看植物